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:
(1)公共基础课:执行能力;
(2)专业必修课:专业能力;
(3)通用必修课:结构能力。
所谓公共基础课,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,比如时间管理、资料保存、商务礼仪、沟通谈判等等。
而专业必修课,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。
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,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、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。在这个领域里,你要跨学科地思考、解决问题,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。而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的知识往往是内隐的,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、思考的过程中,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,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,打赢一场战役。
而通用必修课,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,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。
抗日战争初期,多数人还在讨论中日之间的武器差异、国力差距的时候,毛泽东就思考到了底层的规律:中日战争的底层决定因素,是中国战略空间的广阔与日本需要速战速决的压力。所以,影响战争的基本动力结构是空间和时间的博弈。如果能够促进以空间换时间的结构发展,那么战略局势将对中国大大有利,而对日本极为不利。所以,毛主席的《论持久战》就成为经典的战略研判著作。
从临界知识的角度再看我们该学哪些知识,就会发现:这些看起来“无用”的知识,可能会在战略层面上为我们发挥“大用”。
拿着锤头的人,看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。
掌握临界知识,深刻理解底层通用规律,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——这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价值。
执行能力、专业能力和结构能力都应该学。但是,我们大多数人投入80%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,投入20%的时间不完全地学习专业能力,而几乎没有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。然而,二八定律告诉我们:20%的知识决定80%的结果,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,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。
(好好学习: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成甲)